·[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专稿]采风系列《自驾中国行》·   ·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火!北京风痕“10+30=1800”网媒小炒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城市文化漫谈

北京学:一种特殊的地方学

时间:2018-02-26 10:14:59  来源:北京日报 中国前沿资讯网  作者:张勃

1936年崇文门城楼

近些年来,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地方学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地方学研究组织不断得到建设,地方学研究的队伍保持着日益壮大的态势。迄今为止国内提出专名的地方学已达数十种之多。国外也有多种地方学,如日本的富士学、京都学、大阪学、名古屋学,韩国的首尔学、湖南学、忠北学、釜山学等。

北京学是一种地方学,但它是一种特殊的地方学。北京学的特殊性,根源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即“北京”这个地方的特殊性。毫无疑问,每一个地方总是或多或少地具有特殊性,但北京具有历史悠久的建城史和建都史,且当下仍为首都,这是国内其他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相比的。正是这种鲜明的特殊性,赋予了北京学的特殊性。它要求北京学不仅将北京作为一个地方加以研究并为之服务,还必须将北京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建城史的城市来看待,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建都史的古都来看待,作为当前唯一的国家首都来看待。

城市是与乡村不同的聚落,北京至今已有3000余年的建城史。将北京作为具有悠久建城史的城市来看待,北京学就需要厘清北京作为城市的发展演变史(包括北京的城市化进程),探析其演变的动力机制,格外关注北京的城市文化、城市社会、城市发展、城市建设等内容的研究。

首都,又称国都、首要城市,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和中央政府所在地,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城市。中国古代历来重视都城的选址与建设,都城不仅是政治中心,同时也是军事中心、信仰中心、经济中心,所谓“有宫阙城池之壮,宗社百官之富,府库甲兵之殷盛,以至于四方贡献,奇货玩宝,靡不辐辏”,而且是文化中心,在文化发展和风俗道德方面具有引领、表率和窗口作用。比如宋人张方平就主张:“孝悌本于朝廷,礼义始乎京师……今京师者,宫室所在,王教所先,宜乎其风俗敦厚质固,以表正万邦,使八纮取则,远人知慕。是当以道德为富,而不以繁华为盛。”明人梁潜同样推重首都的表率作用:“京师天下之本也,本固则邦宁……京师首善之地,万国之表,制作之示于天下,必由内以达外,教化之渐被于四方,必自近以及远。”1929年孙科在《〈首都计划〉序》中也说:“良以首都之于一国,固不唯发号施令之中枢,实亦文化精华之所荟萃。觇人国者,观其首都,即可以衡定其国民文化地位之高下,关系之巨,盖如是也。”

有学者统计,自夏朝起,中国历代统治者正式建立的大小国都或陪都有298个,如果加上一些王朝末期匆匆选定的国都和农民起义政权所在地,这个数目会增至350个左右。北京则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有学者甚至认为它和西安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两个古都。北京的建都史一般从其作为金中都时开始计算,迄今已有800余年,若从作为大一统王朝都城元大都算起,也已有700余年的历史。将北京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建都史的古都来看待,北京学就需要解析北京被多个政权作为都城的原因,探讨都城性质对北京这个地方、这个城市所产生的诸多影响,阐明北京作为都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功能与作用发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京,又使北京成为当前唯一的国家都城。这一性质,使得如何在历史脉络和时代语境中理解北京的首都功能定位,如何更好地建设首都、发展首都,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首都功能,成为北京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国家重大战略,北京又有了新的角色担当,面临着新的问题。在通向世界级城市群的道路上,如何发挥首都北京的作用,如何解决它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同样需要北京学的积极参与。(作者为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

最新信息

  广州的低调世人皆知,但人们很少[详细]

推荐信息

  广州的低调世人皆知,但人们很少[详细]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