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问,这两年,徐沛东哪去了?直到3月14日、15日晚,讲述苏三故事的大型民族歌剧《玉堂春》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大剧院成功首演,人们才知道,原来徐沛东是把自己藏起来潜心为这部歌剧作曲去了。这样一部被誉为“探索中国民族歌剧新边疆”的作品,让观众领略了戏曲经典剧目与歌剧有机融合的魅力,也见识了徐沛东驾驭中西音乐艺术的功力。同时,徐沛东是大连的,出品方之一的汉风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大连的,首演城市也选择了大连,这使《玉堂春》从孕育时便打上了鲜明的大连标签,成为大连城市文化中一个强有力的音符。
《玉堂春》有何意义?大连要如何打造真正站得稳、立得住的城市文化?昨日,徐沛东面对记者打开话匣,他给出了这些关键词——
关键词1 传承
苏三的故事传唱了几百年,很多剧种都用不同的方式来演绎,但今天,很多年轻人还不知道《玉堂春》,不知道苏三是干什么的。徐沛东做的事情就是让他们知道。他说:“文化的传承是一代一代的,是要有历史责任感的,所以我选择了这样一个题材进行创作,就是要把我们民族的东西留下一个闪光的种子。”
如何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又具有抒情化的表达?徐沛东尝试了很多方法,包括用京剧艺术呈现,最后都痛苦地放弃了。他选择了歌剧。因为歌剧是很写实的艺术手法,又具有音乐上的冲击力和丰富的舞台表现力。中国传统经典剧目与西方歌剧怎样更好地嫁接?答案是大写意的风格,体现在舞美、服装、道具多个方面。徐沛东说,这就是文艺创作,而不是文艺重复。“歌剧艺术是高雅艺术,相对小众,我就是想把小众的艺术大众化,做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艺术精品,用我熟悉的语言来表现人们喜爱和听得懂的艺术。”
关键词2 踏实
担纲《玉堂春》演出的,是中国歌剧舞剧院一个200多人的大团,呈现的还是一个原创作品,拿到大连来首演,不能说绝后,却可以说是空前的。大连观众拒绝平庸,欣赏的包容性也是对该剧最好的检验。
徐沛东表示,《玉堂春》演了两场,他都特别感动,一票难求不说,过程中也没有一个退场的。观众在观演时表现得非常有层次,要知道,欣赏歌剧这种高雅艺术,何时鼓掌、何时欢呼,都是有讲究的。“大连观众很有道,没有破坏整个剧的发展,选择在大连首演就对了,这里的人们理解我,我很踏实。”
关键词3 包容
徐沛东认为,正是因为大连的码头文化特色、大连观众欣赏的包容性,使得《玉堂春》这样一部中西嫁接的歌剧作品被认可、被接受、被喜欢。谈及大连城市文化属性,他说:“大连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地方,它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民族的、乡土的,大连能接受;西洋的、时代的,大连一样能接受。它就是一个文化的码头,各种各样的文化在这里汇集、撞击,产生了大连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而对“大连缺乏文化底蕴”的说法,他并不赞同。“我觉得是因为大连站在时尚的前沿,它的文化植入是全国任何地方不可比的。大连文化是时尚的、不跟风的。大连站在潮头,传统的、古老的在这里一定是精品,时尚的、现代的在这里一定是引领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个文化特色展现出来。”
关键词4 创造
具体到如何推动大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徐沛东提了4点建议:政府要有长远目光;企业要有文化担当和情怀;年轻人要发挥创造特色;艺术家要扎根人民。
政府要对优秀文化进行不是短视的而是长期的培育。城市文化应该是长远的、延续的。为什么一直强调改革,就是要不断地去适应潮流、趋势的变化。政府要多思考,多给土壤,来培养大连市民对文化的渴望和需求。比如说,大连得有一个像样的交响乐团,这方面得投入。再比如,青歌赛中央台不办了,我们可以办,不把自己捆绑起来,面向全国,吸纳全东北甚至全国的人才,这也是一种文化担当和责任。
大连的企业应该像汉风国际学习,投入高雅艺术对企业来说未必有回报,但对大连整个城市文化建设来说,一定是有回报的。这种培育和根植,会让大连老百姓对大连文化产生自信。
要发挥年轻人的创造特色,这个时代需要创作者,需要吃螃蟹的人,能够激发年轻人创作激情的话,这个城市的活力一定是无限的。看着别人创造辉煌自己却甘拜下风,这不是大连人的性格。年轻人还要踏踏实实做事情,要让自己坚实,“你得有本事才能被人接受喜欢,才能成‘家’。天天想着成名,肯定成不了名。”
对大连的艺术家来说,要谨记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要始终扎根人民的沃土,回归本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