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1岁的杨武强每天都要在地处湘西南大山深处的高椅古村走上几圈,这里是生他养他的故乡,也是他坚守多年的工作“阵地”。
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高椅古村始建于唐宋,保存有明朝早期以来各时期古建筑104栋,整个村子像一把太师椅坐落在雪峰山苍翠峡谷之中。如今,村里古建筑得以修缮保护,守住了古砖古瓦的“原汁原味”,村民们还望见了旅游致富的新路子。
杨武强清楚地记得,1997年文物专家到高椅古村考察时,村民们“非常激动”。之后好消息接连不断,高椅村古建筑群先后被列为会同县县级、怀化市市级和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当时,村民们唱着山歌,扛起铁锹,自发地去清理村中池塘的淤泥。“大家的愿望很朴素,村子受到重视了,我们得先自己准备好。”杨武强说。
杨武强当时在乡文化站工作,有句话一直挂在嘴边:“古建筑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我们要保护好,这不仅能造福当代,更能惠及子孙。”
2006年,高椅村古建筑群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杨武强发现,“村民们保护古民居的积极性却不如原来足了。”
村里出现了几栋钢筋水泥现代建筑,杨武强“感觉痛心却又无能为力”。另外,古村里居住条件差,生活出路少,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眼看着古村成了“老人村”。最让他担忧的还是古建筑本身,“高椅就像个年近古稀的老人,浑身是病。”
“高椅之困”并非孤例。在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彬彬看来,中国古村落保护曾长期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过度商业开发导致传统村落衰弱,“空心村”日益严重,居民改善居住条件和传统村落保护间矛盾凸显。
30多年来,胡彬彬累计寻访了5000多个中国传统村落,他率领着研究团队系统地考察和研究这些“承载着丰富历史信息的文化载体”。
他们研究发现,“传统村落差不多每两天消失一个。”这样来看,高椅村又是相对幸运的,虽然发展的步子慢了一些,但是古建筑保存了下来。
胡彬彬介绍,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2012年印发的《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促进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同年公布了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至2016年12月,共公布了4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计4153个。
“传统村落是古代先民在农耕文明进程中,因‘聚族而居’而形成的基本社会单元,对其进行保护,就是在保护我们的文化血脉。”胡彬彬说,“另外,传统村落文化所承载的丰富精神内涵,可以转化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传统村落的建筑载体、日常习俗、节日庆典、手工技艺等活态文化,都可以转化为优质的文化产品,成为乡村脱贫致富的‘文化红利’。”
2012年,高椅古建筑群文物第一期维修工程开工,项目投资330万元,共维修古建筑群房屋16栋。2015年8月开工建设的第二期维修工程共投资2000余万元,共维修古建筑群房屋52栋。
为了让这座历史文化古村重新恢复活力,会同县2014年启动了高椅传统村落整体保护与利用项目,还邀请专业的设计团队为古村的开发规划献计献策。
保护古建筑风貌的同时,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传统文化的挖掘也同步进行,乡村旅游在高椅古村方兴未艾。2017年游客量为25万余人次,旅游收入30万余元,占村集体总收入的20%。
“文化红利”带来了“文化自觉”。杨武强现在的身份是高椅古村景区管理所所长,他欣喜地告诉记者:“村民们的心又被点亮了,文物保护意识大大增强。如今,他们改厨改厕,都会主动给文保部门写报告,邀请工作人员到家指导。”
杨武强还是不敢松劲儿,“村子里还是老人居多,村民们的生活质量还需要提高,游客来了接待能力也有限。”
目前,高椅村已经启动新村建设项目来缓解古村的用地压力。回村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他们开办民宿、开发特产,为旅游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黄新良就是其中之一,他通过直播不仅宣传自己家的民宿,还宣传家乡的历史故事和土特产,“要把我们高椅古村广而告之。”
“古村依旧安静,却有了生机和活力。现在村里干净整洁,文化活动大大丰富,村民们都在学说普通话,准备接待更多的游客。”杨武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