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观潮:前沿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爱心城市

鄂州:志成益道把爱送到湘西(图文)

时间:2015-06-23 17:55:50  来源:消费日报网 楚天法治  作者:王斌华 高俊华 潘总永

6月13日,湖北省鄂州市志成益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志愿者们,满载着湖北鄂州市民对湖南湘西山区同胞的深情出发了。此次的目的地是湖南湘西土家族自治区永顺县最偏远,最贫困的盐井乡、两岔乡和大坝乡。湘西之行前后历经五天,他们把把鄂州爱心人士的温暖送到湘西贫困人群。 

鄂州市志成益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邹志成介绍:组织本次活动历时一个多月,该中心在鄂州广泛发动爱心人士,捐赠衣被、日用品、书籍和玩具,其中新衣服大约6万余元。此次活动吸纳了一大批新的志愿者加入到志成益道。整个收集、整理、打包等工作都由他们完成。 

邹志成和汤尼坐着大货车,邹志成的妻子高俊华和其他随行人员坐的是另一辆随行车。下午两点,满载浓浓的爱心,他们从湖北省鄂州市出发了。第一站他们是到湖南省常德市,在整个路途中,高俊华的心一直是悬着的,由于货车堆的物资太多,又下着小雨,走得很慢,她生怕他们在路上出问题,每过一二十分钟她就给汤尼发微信,了解他们的行车情况。在边走边等中,随行车于19点13分到了达常德市的落脚点,大货车也在她的忐忑中,于21点15分平安地来到了常德市。

在常德市他们住了一晚,14日一大早7点钟,货车提前出发,又开始了它的征程。他们随行车的五人则打时差到桃花源转了一下,但高俊华心里始终惦记着大货车。12点24分,邹志成他们发来微信说到了永顺县城。高俊华悬着的那颗心终算放了下来。中饭过后,他们从桃源县出发,念叨着采菊东篱下,悠然地下了南山。随后,他们于17点30分左右到达永顺县城与邹志成他们会合。 

他们一行人找了个住处安顿下来,而货车司机吴师傅吃过午饭后,则由当地接待人员带领先行出发去盐井乡了。山路之难走是在第二天,他们去盐井乡的途中感触到的:不仅道路狭窄不平,坡陡弯急,而且因前段时间下雨,山体滑坡严重,回程特意数一下,大大小小的滑坡竟有19处之多。幸亏师傅有本事,把湖北鄂州人的情义安全送达。 

盐井乡位于永顺县西北边陲,距县城70多公里,毗邻龙山县,行政区划总面积79.3平方公里。地形复杂,沟壑成片,山多地少,森林覆盖面积广。气候温和多雨,基础设施落后,交通闭塞。主要经济支撑是种植烟叶,沿途的山坡,一小块一小块种满了烟叶。只要去到景点,你会发现,手工卷烟的风靡。

盐井乡只有一个集市,当天适逢碰上当地人每三天一次的赶集,才有了他们中午吃的小鱼小虾,还有多年来没闻到的原始肉香味。当地人说,他们养的猪清晨上山,晚上回窝棚住,全靠自己找食吃,所以肉质鲜美,豆腐也都是手工制作的,蔬菜之类也是自给自足。一路上满山遍野散发着鱼腥草香气,让人神清气爽。因为鱼腥草具有消炎解毒的功效,也就成为了当地人餐桌上的必备佳肴。

去往盐井乡转经首车镇,首车镇龙珠村有个寨子只有两户人家:刘翠玉老人已有80岁了,双目失明已有10年,由82岁高龄的老伴照顾;姚富贵老人也是80高龄了,一人生活,虽有六个子女,但都在外面打工。

盐井乡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属政府机构,符合条件的三无老人有14位,其中只有8位老人长期在此居住,其他几位,宁可独居深山,也不愿离开故土,政府也只好把他们的那份补贴直接发到各人手上,但不可能派专人上门去服务。福利院虽说生活环境不算太好,最起码是衣食无忧的,比起这些老人的家来相当如进了天堂,可就是那种死守老宅的思想让他们放弃了较舒服的生活。 

盐井乡完全小学,有教师22名,241个学生。学校里的学生们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留守儿童,以及单亲家庭的孩子。这些娃娃们都由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有的老人甚至要照顾七八个学龄孩子。有个叫彭娇的10岁女孩,就读三年级,姐弟四个,父母在浙江打工,爷爷奶奶在家带他们,因家里离学校远,得走3个小时的山路,奶奶只能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每个星期五才能回家。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小年纪的彭娇,做饭,洗衣,上山捡柴这些活都是必须要做的。孩子说得自然,看着像一个小大人,我的心是痛的!一问起想父母吗?孩子哽咽了。我连忙打住,突觉这种问话其实很残忍。

老师说,这种多子女的家庭比例特别大,虽然计生政策对少数民族放得较宽,一对夫妇可以要两个孩子,但由于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好多家庭生了几个孩子。家庭压力大,年轻的父母们只能外出打工。导致孩子们缺乏父母关爱,性格内向。而且这个小学是盐井乡唯一的一所小学,盐井乡也是永顺县三所没有中学的偏远乡镇之一。

有一位名叫徐桂香的母亲带着四十岁的精神残疾儿子相依为命;还有一位残疾人彭军28岁,已患癫痫病16年,育有两子,但妻子已离家四年未归,只能由六十多岁的老母亲担负起照料全家人日常生活的重担,因家庭无任何经济来源,两个娃娃的学费只能拖欠。.

两岔乡团结村村民尹全五十来岁,因骨髓瘤卧床已有五年之久,其年迈的母亲双目失明,妻子又是间歇性精神残疾,小儿子在读,全家每月除了180元低保,只能靠不足20岁的大儿子捕蛇来贴补家用。

大坝乡那岔村村小学,从最初的40多个学生到如今只有3个学生的学校。三名学生一个是学前班,一个二年级,一个是三年级。均由一名老师任课。张佑金老师48岁,1990年参加工作至今,在村小学教学已25年,每月800元的工资,到现在还是一名不能进入社保的代课老师。其爱人和两个子女都在外地打工。交谈中,问他为什么一个人坚守20余年,不同家人一起离开这个地方。他说:“我走了,没人愿意接手。孩子们怎么办?”

6月在15日、16日两天时间里,志成益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志愿者们走访了25个家庭,两所村小学,一个福利院,带去了红包。

每到一户,高俊华有太多难言的隐痛。一天两餐饭,是风俗吗?也未必!一户多残,一家的主心骨丧失劳动能力,80~90岁高龄的孤寡残疾老人……。各种不幸造成了他们诸如此类无助与无奈的现状。

邹志成掏空了他的的钱包,高俊华知道他是难过的,面对和自己同是残疾的这样一个群体,他有着心痛。而且这是一批特殊的残疾人。湘西贫困山区离他们湖北鄂州是有一定路程的。但高俊华觉得,他们的心是没有距离的。此次湘西之行,重在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关注这个群体,关注那些极度贫困,还住在大山深处的人们。请不要忘了他们!

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对于观光的旅游者来说,它是一个山青水秀的去处,而对于常年居住在这里,一辈子可能都没走出大山的人们来说,就是穷山恶水。因交通不便,使他们无法与外界接触。人与人之间的爱心竟然让我们来到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认识和了解了这样一群人。

志愿者们带去的物资无法亲自送到每一个学校和每一个贫困家庭中,只能存放在盐井乡乡政府集中发放。因筹集物资太多,这次没能全部带过去,余下的他们后期将另行组织托运和发放。

在湘西,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往往相隔很远,志愿者们经常走完一家,再开二三十分钟的车,还得走好长一段山路才能到达另一家。这里年轻人几乎都离开了家乡,只有残疾人,老人和多子女家庭的孩子没有能力出外谋生。在那穷乡僻壤的地方,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只是靠着政府的救济。屋内四处漏风漏雨,连鞋子都没得穿的老人小孩随处可见,听说他们有的大冬天只穿一件单衣。此次到湘西,志愿者们带去新棉衣,新棉裤,希望这些湘西贫困同胞今年能过上一个温暖的冬天。

湘西边远山区是一个风景宜人,未开发的原生态风景区,那里天是蓝的,水是绿的。在那里,好多上百年的木房子虽保存完好,却无人居住。很多村庄自然消失,人口越来越少。

6月17日下午准备返程了。当天上午志愿者们开车去永顺县的芙蓉镇。2个小时的路程,我们恍如进入了另一个全新的世界。比起那几个贫困乡镇,芙蓉镇旅游事业开发得好:那里因拍了一部《芙蓉镇》的电影,而拉动了当地的经济,人民生活水平比其它乡镇就强得多。

湘西之行前后历经五天,道路崎岖,沿途跋涉之辛苦难以言说。虽然此行告一段落了,但志愿者们的心却无法平静下来:这样贫困的大山人。他们怎样才能走出困境?他们是否只能祖祖辈辈离乡背井谋生,让这一片山林沟壑恣意蔓延呢?他们的明天能够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吗?我们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最新信息

  近三年来,思明城市义工协会通过[详细]

推荐信息

  近三年来,思明城市义工协会通过[详细]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