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名城

海口:600多座骑楼建筑风情万种(图文)

时间:2014-07-16 09:58:57  来源:海口晚报  作者:

俯视长堤路 张天/摄

  说到老街,那600多座骑楼建筑自然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老街记载着城市变迁,在岁月的浸润下,好似一道展示城市往昔的建筑画廊。细细品味每一条街道,仿佛穿行在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建筑艺术画廊之中,一步一惊喜。而那一座座个性鲜明的骑楼,正是画廊上的一幅幅传世佳作。

  1858年,根据《天津条约》海口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英、法、德等国随后建起了领事馆等建筑。从此,海口逐渐变身为面向南洋的一个商贸中心,城市文化更是深受西方的影响。这时期需要一种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城市建筑空间,骑楼于是应运而生。在这种背景下,上世纪二十年代,海口拆掉古城墙,拓宽街道,在海甸溪南岸逐渐建起了成片的骑楼群。

  步入骑楼老街,清凉且惬意。

  楼房跨人行道而建,在马路边相互连接,进而形成供人自由步行的长廊。长廊既可以替行人遮阳挡雨,又可以为商铺营造舒适的环境。

  走在骑楼下,自在闲适,温馨亲近。首先,您会发现,沿街骑楼多为“前店后居”或“下店上居”式的布局。骑楼一般采用商住一体的民居建筑形式,兼顾家居生活和商贸活动。它不仅美观,而且很实用。其次,骑楼打造了居民与顾客共享的空间,自然开放且自由包容。您感受到的不仅是商业的繁忙,而且还能体味到浓郁的生活气息。这里成为市民进行各种交流活动的场所。人们在这一方天地里纳凉、品茗、会客、聊天。

  追溯起来,作为一种典型的外廊式建筑物,骑楼的渊源最早可上溯到约2500年前的希腊“帕特农神庙”,那是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欧洲殖民者后来在印度建起了能够阻挡强烈日照的骑楼,欧洲建筑风格中逐渐渗透进亚洲的建筑特点。这种建筑形式随后也传入东南亚。19世纪,下南洋的琼籍人士又将这一种建筑形式带回了海南。

  海口老街的骑楼,一般为2-4层,进深约30米,分为廊部、楼部、楼顶三个部分。骑楼设计建造者面对西方建筑,除了吸收一些结构方式和布局方式外,还大胆借鉴各种装饰样式。这种对西方建筑创造性的模仿和改良,使得骑楼在和谐统一中不乏参差有致的变化之美。

  南洋风格 融汇中西

  要说样式保留最多的骑楼老街,则非中山路莫属。这里经过修旧如旧的改造,骑楼一幢接着一幢,非常壮观,可说是一处“活”的建筑博物馆。

  这里,南洋风、欧陆风、传统民居风劲吹。骑楼老街的价值在于它的建筑形态,在于它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来到骑楼老街,不同建筑风格的融合超越了你的想象力。这些建筑的柱廊、尖顶、雕花门窗上,在南洋风格中融入了欧洲建筑元素,但又处处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和海南本土风情。

  骑楼最令人惊讶的是其立面装饰的丰富多彩了。从骑楼的立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代表性的中式传统浮雕、砖雕花饰图案,如龙凤松鹤、荷花莲藕、梅兰竹菊、回纹圈绳、福禄寿等;罗马柱、圆拱形窗等西方建筑细节也随处可见。据不完全统计,仅骑楼外墙上各种中西花饰构件浮雕图案就达上万个。楼顶多建有山花和女儿墙。山花是在立面上的一种缓坡的三角形山墙的花饰,有意设计成曲线型和半圆形,是屋顶的重点装饰部分。山花两边的矮墙,便是女儿墙,俗称“风洞墙”,造型主要是欧洲巴洛克式,多为横向三段对称式,组成一条条波浪般起伏的天际线。在女儿墙上开出一个或多个圆形或其它形状的洞口,预防台风袭击,减少对建筑物的风负荷。这又是南洋地区的独特且有创造性的形式。

  骑楼老街里也有典型的传统琼北民居,厅堂里为冷滩瓦、木梁架,隔断是立贴式板壁木结构,保留有清末民初的漏花落地木门窗,拜神祭祖的雕花木龛与神台更是十分精美。

  风从南洋来。骑楼富于变化的建筑形式,丰富多彩的装饰内容,丰富性与独特性并存,正是建筑形式上欧亚混杂、中西合璧的结果。

  老宅名店 韵味悠长

  时光如梭,岁月留痕。

  老街,没有现代建筑的雄伟和高大,有的只是一种古朴的风韵,给人一种寓意凝然的质感,散发着我们所熟知的味道。

  骑楼,让海甸溪南岸这一片街区商贾云集,商业交易活动极为活跃。博爱路、中山路等5条老街,曾经是海口最繁华的商业街区,店铺鳞次栉比。从一个个字号招牌或刻印于骑楼之上的字迹,我们依稀可见老街昔日的辉煌。

  如今,您在中山路可以见到,泰昌隆、梁安记、中央银行、大亚酒店等老式牌匾修旧如旧、历久弥新,它们多是建于清末民初的老建筑,是当时海口知名商号。据记载,上个世纪30年代,海口已有35个行业572家商铺,如“梁安记”、“远东公司”和“广德堂”等等。著名旅店或综合性娱乐场所,如“五层楼”、“大亚旅店”、“泰昌隆”等等许多大商号都在老街的骑楼里,展开不见硝烟的经营大战。

  骑楼老街里还有很多大屋、老宅等古建筑。如,建于1857年的邱家老宅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仍有五六户后人居住。它藏身于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之间,布局严谨,有中原文化遗韵。邱家老宅不论是建筑用材和技艺,还是空间布局和设置,都沿袭了中原传统建筑的风格。

  老街,因为商业的繁荣而诞生;骑楼,陪伴我们走过了百年变迁。今天,它仍然是海口人商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继续展示着这座城市蓬勃的生命力,依然塑造着独具一格的城市文化形象。

最新信息

  说到老街,那600多座骑楼建筑自然[详细]

推荐信息

  说到老街,那600多座骑楼建筑自然[详细]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