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轨道城、航空城、汽车城、服饰城和陶瓷城的工业产业,在向着“千亿集群”目标大步前进。曾创造了新中国工业史上100多项“第一”的株洲传统产业,纷纷加快转型;而一个个新型产业园里,“新兴”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株洲市委书记贺安杰说,挖掘放大湖南“一带一部”区位优势,株洲将全力以赴建好“湖南东大门”,今年主打产业振兴、县域崛起、城镇扩容提质、“两型”示范4大攻坚战,一切围绕“产业振兴”调优结构,壮实体格,着力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拓“疆”造“城”,催开“千亿集群”满园春色
为建好“湖南东大门”,株洲展现的最大阵容,当属目前正轰轰烈烈开展的“城镇扩容提质”运动。在这片面积仅1.1万多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城镇化率已近60%,为何还要不断拓“疆”造“城”?
对此,贺安杰说,株洲不搞盲目的城市扩张,否则势必导致城市“虚胖”。近年来,株洲坚持产业发展为第一导向,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以求更好地支撑新型工业化与农业都市化,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株洲从最初的工业重镇发展成我省重要工业城市,但目前市区面积77平方公里,还不够承载株洲工业“五城四基地”的宏大骨架。而正是株洲轨道城等“五城”及有色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新能源产业、信息产业、中药现代化和健康食品产业“四基地”,撑起了该市财政总收入年年高位增长,去年达到23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株洲为“产业振兴”而“造城”,力争到2020年建成市区面积达到536.7平方公里的特大城市。现正开足马力,加速市区“北联、南进、东拓、西提”,重点推动轨道、航空等5大千亿产业集群强势崛起。
“北联”,与长沙、湘潭现代工业对接。在石峰区倾力打造田心轨道科技城,目前整装、变流技术、电子、电机、零部件5大产业“同城园”已经成型,使被列为全省“四千工程”之一的轨道产业,尽快成为株洲第一个年产值过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在这些“旗舰”拉动下,株洲正从轨道交通生产制造基地向世界轨道交通研发总部转型升级。去年,该市轨道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
“南进”,在芦淞区建服饰、航空两座千亿产业新城。发挥芦淞服饰商贸城既有品牌效应,芦淞区正在开建总规划面积19平方公里的白关服饰产业园及新芦淞国际服饰物流城。此外,“航空城”中的“中航通发”一期已竣工,具备年修理航空发动机800台的能力;“山河科技”建立了我国首个自主品牌阿若拉SA60L轻型运动飞机批量生产线。
“东拓”,重点规划建设株醴新城,拉通株洲至醴陵的东城大道,使之成为株醴城镇发展轴,推动以陶瓷产品制造为主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千亿产业集群快速形成。
“西提”,以株洲国家级高新区为大本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充分整合天元区新能源汽车城、石峰区轨道科技城、芦淞区通用航空城3大动力产业优势,投资133亿元,重构一个“中国动力谷”,统领轨道、航空、汽车“三军”整装开拔,目标是实现产业年总产值过4000亿元,树起株洲工业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株洲市委副书记、市长毛腾飞告诉记者,全力打造株醴都市区,带动攸茶、炎陵两片齐飞;环绕株攸和株醴两轴,建强长醴攸、衡攸萍、衡茶吉、郴炎吉4带,形成承载产业更加开放的市域城镇体系,绘就区域特色差异发展、全市全面协调发展的“产业振兴之春”。
尽情舒展市域城镇脉络,催开“千亿集群”满园春色,带动整个株洲产业振兴。去年,株洲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继续保持全省先进,并已连续3年获得全省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考核一等奖。
薪火相传,推动“朝阳产业”振翅高飞
坚持新兴产业引领,力促传统产业转型,株洲抒写着产业振兴之薪火相传绿色蝶变篇章,推动传统与新兴产业双双振翅飞向“朝阳产业”。
提起株洲,很多人会想起建在株洲云龙示范区的“方特”。在这张闪亮的文化产业名片上,印制着方特欢乐世界、方特梦幻王国两大文化科技主题公园及创意、动漫、数字电影、游戏软件4大文化科技产业基地,让“工业株洲”来了一个华丽的绿色转身。
云龙示范区成立至今仅5年多,已构建起以职教培训、研发与创意服务、总部经济与商务金融、旅游服务、物流与临空服务及都市农业为代表的“两型”产业体系,去年入列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和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区。在去年9月召开的湘商大会上,云龙示范区与微软公司结成长期合作伙伴。不久,集IT学院、软件产业园等项目于一体的“微软创新中心”挂牌运行,助力株洲智慧城市建设,也成为促进我省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
电商巨擘阿里巴巴紧随其后而来,开通了“阿里巴巴株洲产业带”,不但让株洲市民的消费方式变得丰富多彩,而且让全球客商都能买到株洲的服饰、陶瓷和硬质合金等特色产品,开创“株洲制造”时尚产业集群,销售额预计在3年内可突破200亿元。
在着力培育智慧信息产业的同时,株洲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健康食品、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有色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进清水塘地区企业搬迁改造提升,整体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文化旅游业发展水平,将现代服务业打造成为千亿级产业。
“旗滨玻璃”率先从株洲清水塘老工业区“绿色搬迁”至醴陵东富工业园,投资50亿元,建设3条浮法玻璃生产线、2条太阳能玻璃和节能玻璃生产线,打造全国节能玻璃、太阳能光伏玻璃生产基地,有力支撑醴陵把陶瓷传统产业做成战略性新兴产业。
如今,“醴陵陶瓷”已实现由日用陶瓷为主向以新型陶瓷、电瓷电器、釉下五彩艺术瓷及陶瓷装备制造为主转型。即便是风靡全球的苹果iphone手机也将有醴陵元素,醴陵即将形成年产10万件手机陶瓷片产能,主要提供给苹果、诺基亚等高端手机制造商。
新兴火种如此之旺,传统创新如此之快,得力于株洲推进产业振兴的空前力度。
今年,株洲市委、市政府为促进产业园区发展升级,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政策支持等8大方面,出台了26条意见,下放园区市级经济管理权限62项,简政放权、让利发展,并实施工业振兴“十百千”工程,着力培育一批年产值过1亿元、10亿元、2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优质企业,力争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8%。
按照“发展提速、比重提高、层次提升”要求,株洲市还首次建立工业项目库,与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库开展合作,形成项目推进倒逼机制,以目标倒逼进度、以时间倒逼效率、以督查倒逼落实、以考核倒逼管理,逆向推动今年开工100个、竣工80个项目的目标完成。
探访株洲“产业振兴”中,令人振奋的消息频频传来——南车株机、华联瓷业、株硬集团跻身全国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日望电子有望成为“新三板”挂牌企业,南车时代新材技术中心收购了德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巨头、全面挺进汽车制造产业……
拓展“一区两片”,伸展“两轴四带”,极力敞开“湖南东大门”,株洲产业振兴万紫千红,春光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