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进在旅游标准化国际研讨会上致辞
宜宾学院质检学院授牌仪式上,徐进被聘任为“质检学院特聘教授”
8月27日,旅游标准化国际研讨会在宜宾召开。此时也正值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在宜宾拉开帷幕,宜宾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进正为文化旅游节的各项组织工作而日夜忙碌着。围绕着质量强市这个主题,记者在几次活动的间隙,采访了徐进市长。
一
“‘绿色宜宾,质量宜宾’,是我们这座城市的‘质量精神’”。采访中,徐进多次对记者这样说,“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我们以‘绿色引领发展,质量推动跨越’为主线,动员全市力量,强力推进质量强市,加快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宜宾,地处中国西部川滇黔结合部,是攀西-六盘水地区出入长江黄金水道的起源地,是成渝经济区连结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走向东南亚的重要门户,是国家规划的长江六大重要枢纽港之一和金沙江水电滚动开发的依托城市,被列入国家成渝经济区规划重点支持发展区域,自古以来就是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的物资集散地、川南的重要通商口岸、南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这座“万里长江第一城”,不仅是成渝经济区的桥头堡、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更是长江生态屏障的核心区。具有这样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又面临着改革发展的历史机遇,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将宜宾打造成为一座绿色、活力、美好的“长江上游国际生态山水园林城市”,是作为宜宾市市长的徐进一直在思考的重大问题。
在本次文化旅游节的重头戏之一——旅游标准化国际研讨会上,宜宾的旅游标准化工作建设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原副局长、中国检验检疫学会会长魏传忠的充分肯定和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在会议间隙,徐进自豪地向记者介绍着宜宾市丰富的旅游资源,蜀南竹海、兴文石海、李庄古镇、五粮液十里酒城,宜宾市的风景名胜。在他如数家珍的讲述中,使人顿生身临其境之感。
“旅游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在我们宜宾,旅游更是惠民产业,支柱产业,我们狠抓旅游标准化建设,目的在于提升景区品质和服务质量,这两大要素决定了宜宾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采访期间,徐进时常向记者介绍旅游标准化为宜宾旅游业带来的重大转变,较之宜宾美丽的风景,宜宾旅游业从业者细致、周到、热情的服务,更让记者感受颇深。
作为四川省旅游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宜宾市委、市政府把质量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和核心,将旅游标准化建设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创新旅游标准化管理机制,构建了“政府统一协调、各部门大力配合、旅游部门牵头主抓、社会各界多元参与”的旅游标准化组织推动机制,为建立完善宜宾市旅游标准化体系,先后制定下发了《全市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宜宾市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等文件和6部地方标准,通过标准的实施,旅游标准化工作在宜宾成效显著,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市场秩序、行业监督管理得到了较好的完善。
二
当记者向徐进提起,自己曾在“2014质量之光”颁奖庆典上与他有过简短交流,并对他代表宜宾市领取“质量之光——2014年度质量魅力城市”奖项时所发表的获奖感言印象颇深时,徐进真诚地说:“那时,我们作为四川省内唯一的‘'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获准创建城市,刚刚通过专家考核组的预验收。目前,我们正全力以赴,准备迎接今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的正式验收。”
谈及宜宾市“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徐进顿时难掩兴奋之情:“在获得2014年度质量魅力城市这一重要奖项时,我曾说过,质量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它不仅是一个产业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反映。这一观点,不仅是我个人的认识,更是全体宜宾人的共同认识。”据他介绍,自“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宜宾市高度重视,系统谋划,始终从战略高度积极推进创建工作,努力构建宜宾大质量工作格局,全面提升全市质量发展水平,努力让质量发展成果同全民共享。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支撑全市经济增长的投资拉动和传统产业发展等优势正逐步减弱,特别是当前宜宾正处于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新的动力、新的优势尚未形成,要继续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并推动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归根结底,质量是关键,品牌是核心。”
徐进说的这番话,实在而真切。他告诉记者,在创建工作中,他多次要求各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提升思想认识,绷紧创建工作的弦,把握好时间节点,找准差距,查漏补缺,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动各项工作往前赶,确保一次性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正式验收,我总是这样提醒各个相关部门。”
在他看来,城市质量不是单纯的产品质量,而是一个大质量概念。它既是品牌,又是形象,更是投资环境,质量体现一个城市的精神和理念。经济社会要科学发展,发展方式要转变,产业要调整,产品要升级,生活质量要改善,都必须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没有质量,就没有竞争力。他认为,宜宾市通过多年来的努力,始终坚持以质量强市引领各项工作,成功打造了产业优势、技术保障优势、标准优势和品牌优势。
三
8月27日下午,宜宾学院质检学院挂牌成立。全国第一家质检学院何以能够落户宜宾?
徐进向记者一一道来:“今年的6月5日,宜宾市政府与中国检验检疫学会、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宜宾学院共同签署了《推动宜宾质量强市发展战略的五方合作协议》,质检学院的成立,正是实施五方合作框架协议的重要成果。宜宾市质量强市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支撑,质检学院的成立,将对宜宾市着力构建政产学研平台,在质量管理、检验检疫、品牌建设、标准认证等方面开展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产业孵化,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宜宾市带来在质量教育、标准体系建设、质量诚信建设、公共检测技术平台、品牌建设、质量信息化建设等领域的新突破,从而引领宜宾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不断提质增效。”对于质检学院的未来,及其将对宜宾市经济发展起到的助推作用,徐进充满期待。
近年来,宜宾市着力打造“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机制,构建质量安全保障、技术标准、品牌培育、质量支撑“四大体系”。徐进表示,这些成绩的取得,首先取决于宜宾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质量建设贯穿于工作始终,更离不开国家质检总局和四川质检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样也离不开将质量观念深植内心的各级部门、企业的共同努力。
徐进说:“为了让各级政府部门、企业不断更新观念,适应新常态下质量工作的新要求,上个月,我们专门召开市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邀请国内著名的宏观质量管理专家、武汉大学质量研究院院长程虹教授,为我们宜宾全市各部门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市属企业的负责人,作了《质量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专题讲座,目的正是要让质量强市的理念深入人心。”
在宜宾采访期间,记者发现,在宜宾,质量建设不仅是顶层设计的蓝图规划,更是践行在具体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强化“全面质量观”,融入发展抓质量,实现从产品质量向发展质量的转变;强化“全程质量观”,融入转型抓质量,实现从质量监管向质量建设的转变;强化“质量效益观”,融入创新抓质量,实现从“宜宾制造”向“宜宾品牌”的转变。狠抓质量战略引领、主体责任落实、质量平台拓展、质量文化建设四个重点;构建质量安全保障、技术标准、品牌培育、质量支撑四大体系;提升产业、产品、工程、服务、环境五种质量。宜宾市的质量建设,不仅让质量精神深入人心,质量意识覆盖全民,更让全体宜宾人民真正感受和享受到质量建设的成果红利。
“质量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经济更发展、环境更绿色、质量更卓越,是宜宾人民的共同梦想!”在即将结束本次采访时,为宜宾发展和质量提升殚精竭虑的徐进,如此对记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