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观潮:前沿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城市文化建设

镇江:推动文化建设,铸造城市之魂(图文)

时间:2015-08-18 10:52:55  来源:京江晚报 中国前沿资讯网  作者:竺捷 孙霞 文雯

“历史是城市之根,没有历史的城市是肤浅的;文化是城市之魂,没有文化的城市是脆弱的”。这是昨天在全市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夏锦文的一席话。历史是积淀,我们要为她注入更多更丰富的文化元素。

历时8个多月,昨天,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动全市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实施意见》(以下称《意见》)作为指导当前和今后五年我市文化建设发展的最高文件。

 

蒋乔街道嶂山村在村里绘制乡风明德文化墙

历经8个多月,《意见》终形成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曹当凌说,《意见》的出台基于这样的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重要讲话中,明确把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作为江苏发展的五个重点任务之一。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三强两高”奋斗目标。市委六届十次全会指出,镇江当前发展正面临“重要关口”,要求全市上下必须自觉地把镇江发展放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来谋划,自觉地用“强富美高”的战略目标来引领,这就需要把文化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高度文化自觉努力开创镇江发展的崭新局面。

我市既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又是全国文明城市,文化建设工程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创成了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当前,文化领域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越来越明显,现代科技和互联网突飞猛进,极大拓展了文化发展空间,这就需要主动融入时代潮流,准确把握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特点,努力增强文化供给的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推动镇江文化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据介绍,为使《意见》更具镇江地情和针对性,其形成大致经历了学习、调研、研讨、完善四个阶段。去年12月底,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先期进行了调研;今年3月,市委市政府成立5个调研组,研究制定调研课题和调研方案;4月,市委书记夏锦文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起草组坚持问题导向,在准确把握镇江文化建设总体现状的同时,深入查找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重点问题,

在此基础上,起草组还学习了苏州、常州等地先进经验,邀请驻镇高校专家学者开展深入研讨,组织市及辖市区相关部门进行科学论证;《意见》稿形成后,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先后做了4次较大修改,市委常委会对《意见》进行了专题审议。

既讲普通话,又讲镇江话

新出台的《意见》有这样的特点:既讲普通话,把上级精神贯彻好;又讲地方话,针对镇江的实际情况,体现了镇江的文化发展特色和服务特色。

《意见》融入了大量的地域元素,突出了镇江特色。比如我市在思想理论武装中,提出了推广“三原学习法”、建设学习型城市等要求;在核心价值观建设中,提出了深入推进“善行义举榜”、“乡风明德文化墙”建设,开展“学习亚夫精神,践行‘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等内容;在文化传承创新中,提出了创新发展镇江创业文化、生态文化、法治文化、大爱文化等;在对外文化传播中,提出了实施城市形象整合营销战略等等。

而在针对性上,《意见》也是板上钉钉。会议以附件形式列出了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67项重点工作,明确了具体责任部门,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够有部署、有落实、有考核,确保以每一项重点工作的强势推进实现全市文化建设真正迈上新台阶。

同时,针对起草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起草部门分别研究制定了富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办法,确保在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上走出坚实的一步,真正让老百姓得实惠。比如,针对公共文化服务综合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明确要建成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非遗展示馆新馆、文艺家活动中心以及镇江大剧院。针对基层基础薄弱的问题,我市还将开展“基层工作加强年”活动,提出一系列具体举措,致力于打牢基层基础、补齐工作短板。

文化要发展,人才要当“家”

无论哪个行当,最离不开的就是人。文化同样如此。针对我市文化队伍建设薄弱的问题,我市明确加快“五个一批”人才培养、优化青年文化人才,打造镇江文化名家,强化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扶持用好非国有文化单位人才,注重把更多目光投向非国有文化单位人才引进培养工作。

据了解,我市将深入推进社科理论、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和文化经营管理、文化专门技术“五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每年选拔培养市级“五个一批”人才10名左右,到2020年,力争全市拥有省级“五个一批”人才5名以上。制定实施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一批国家和省级文化名家,引进一批具有国际眼光、熟悉文化产业市场运作并能带技术、项目和资金来镇江创业的文化产业领军人才。

着眼文化人才基础性培养和战略性开发,采取及早选苗、重点扶持、跟踪培养等特殊措施,挖掘培养一批青年文化人才,到2020年全市建立一支100人左右的青年优秀文化人才队伍。

启动镇江文化名家培养任务,到2020年评选20名镇江名家。加强音乐、舞蹈、戏曲等表演人才培养,承担重大课题、重点项目、重要演出,造就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表演名家。加大书法、美术、摄影等名家培养扶持,鼓励新京江画派等艺术流派充分发展,充分发挥名人、名家效应。开展“广玉兰”文化奖章、社科名家、“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评选活动,打造一批风格独特,有影响力、感召力的文化名人名家工作室。

鼓励支持基层文化能人、民间文化社团发展,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实现民间文化社团镇(街道)全覆盖,并逐步向规模以上企业、社区、学校拓展。同时,还要把目光投向非国有文化单位人才引进培养工作,将民营文化单位人才、自由职业文化工作者与国有文化单位人才同等对待。

“文化+”什么,到底怎么“+”

在《意见》中,“文化+”成为了一个热词。深入思考“文化+什么”和“怎么+”的问题,也就是探索如何打造既有镇江特色又有广阔市场的文化产品与产业链的现实课题。

镇江有丰厚的山水文化、宗教文化、历史文化资源,“文化+旅游”势在必行。突出金山焦山北固山南山景区和长江、古运河风光带建设,主动对接大运河精品旅游线路,集中打造文化旅游产业核心板块。开辟镇江宗教旅游精品线路,打造金山水陆法会、宝华山受戒、茅山道教音乐、焦山禅修体验等宗教活动品牌,彰显镇江宗教旅游特色。发掘民俗文化,重建江鲜美食一条街,推广镇江三怪、镇江品牌菜系和乾隆御宴。

而“文化+创意”,更多体现在企业层面。鼓励文化产业园区、高等院校和设计服务机构设立创意设计产业孵化器,鼓励社会资本以创客空间的形式,开办工作室、创意屋、设计所。同时,推动在文化街区、文化园区开办文化艺术展示区、创作基地。结合旧城改造、特色街区建设,利用旧厂房等存量资源,加快建设镇江广告产业园、工业设计园、建筑设计园,集中打造1-2个具有省级以上资质的创意设计园区。

“文化+互联网”已成为潮流。对我市而言,要做大做强数字传媒、数字娱乐和数字出版等网络内容产业,以新闻媒体集团、网络运营公司为重点,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着力发展数字电视、数字报业、移动媒体、网络视听以及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等行业产业。发挥网游动漫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打造原创游戏产业集聚区。

在此基础上,实施“文化+其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体育产业、农业、金融业、养老深度融合,培育新型业态。

最新信息

  "文化惠民洛阳城"主题摄影大赛[详细]

推荐信息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