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观潮:前沿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城市文化建设

东莞:深挖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形象与软实力

时间:2015-10-16 15:53:09  来源:南方日报 中国前沿资讯网  作者:丘想明

近日,东莞市全面启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大会上,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对茶山镇文化特色颇为赞许,并建言可将茶山建设成另一个“乌镇”。

袁宝成这番话并不让人意外,茶山镇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南社、超朗牛过蓢等大规模古村落资源,以及茶园游会、茶山公仔等丰富文化遗产,的确拥有建设东莞“乌镇”的潜力。

近年来,茶山镇积极挖掘文化底蕴,重办“茶园游会”,加强古村保护工作,并整合旅游资源,将南社明清古村落和牛过蓢古村落打包申报全国4A级旅游景区,不断擦亮该镇的历史文化旅游名片,积极创建省文明镇,助推东莞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文明创建,提升东莞城市新门户形象

茶山镇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因此,保护文化、延续文脉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来说,尤为重要。

目前,茶山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不可移动文物10处,以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1名。另外,第六批省级非遗名录于早前结束公示,茶园游会入选其中。

为做好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茶山镇积极参与落实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通过建立健全《文物安全巡查月报》等制度,定期举行应急演练和培训,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同时,积极推动“茶山公仔”参加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并修建新的“公仔”制作基地。

2010年开始,茶山镇重办拥有约500年历史的传统民俗节日“茶园游会”,祈愿纳福大巡游、万福宴、龙狮汇演、粤曲汇演等活动轮番上演。2015年茶园游会更与广东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食节结合举办,吸引了省内各地40多项传统美食,以及湛江飘色、中山醉龙等近20项国家级、省级非遗汇聚茶山,让传统文化得以不断传承、创新,并成为了茶山镇一项重要的文化旅游项目。

今年茶山镇还与东莞市文化馆合作,搜集整理茶山的历史名人和传统文化、建筑、故事,参与市文化馆馆办刊物《润物·莞邑乡愁》茶山篇的出版,将茶山深厚的文化底蕴记录下来。

袁宝成强调,在申报历史文化名城过程中,既要做到保护文化遗产,又要不断深挖东莞历史文化的内涵,擦亮东莞城市名片,将历史文化名城申报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结合起来。

目前,茶山镇以南社古村落、牛过蓢古村落、东岳庙等古迹为依托,以茶园游会、南社斋醮等民俗节庆活动为载体,积极发展古迹文化游,组成了茶山的历史文化旅游名片。

随着茶山历史文化底蕴不断被挖掘,茶山城市形象也逐步提高。

近年来,茶山大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紧紧抓住全市开通东莞火车站、建设轨道交通2号线的机遇,主动融入大市区。今年,茶山更被纳入市中心组团,逐渐展现出“东莞城市新门户”的魅力。

面对如此机遇,今年茶山镇积极申报创建“广东省文明镇”称号,进一步深化文明创建工作,提升茶山“东莞城市新门户”形象。

在创建省文明镇工作中,茶山镇积极挖掘本土优秀文化资源,探索形成了文化与旅游、科技、制造三者相融合的“1+3”模式,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同时,通过开展故事征集、随手拍、文艺演出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创作核心价值观主题歌曲和小品等,大力弘扬主流价值观。

此外,该镇还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志愿服务、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等工作,扎根基层、为民务实,使创建成果惠及全民,使全镇各方面发展水平有所提升,助力东莞城市形象提高,建设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创新举措,将茶山打造成东莞“乌镇”

“谢成运老人今年已经83岁了,他的祖先都供奉在这座祠堂里,每天他都会来到这里祭拜,然后久久地站在祠堂中央,默默注视着眼前的牌位,在他眼中每个牌位都代表着一位亲人,这是他向祖先表达崇敬与怀念的方式。”这是CCTV—4《记住乡愁》节目中南社的一个场景。

上香祭拜,甚至在祠堂中为未过世的老人立牌位,以提醒子女“唯孝不可等待”,这些都是南社村民对父母亲人表达孝心的传统方式。近年来,茶山镇引导南社村依托特有的文化底蕴,充分挖掘孝德文化资源,将孝德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

为了延续这种孝德文化,南社村正积极打造“孝德村”品牌,在祭祖等传统孝敬方式的基础上,复办南社斋醮;除千叟宴外,每月初一、十五均邀请200位60岁以上长者免费吃素食;举行“十大孝感人物评选”、梨园唱“孝”等,以丰富的活动形式,积极发动广大群众崇尚孝道、弘扬孝心、践行孝德,让“孝德村”品牌成为南社的又一特色。

除了孝德建设,茶山镇积极对古村落进行保护规划,早在2004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所就走进南社古村,编制了《南社村古建筑群保护规划》,并推出多种创新举措,为建设东莞“乌镇”奠定基础。

为此,茶山推进诸多创新举措,积极落实文保机制,以岭南传统建筑文化为核心,并组建专业智库,融入南社创意文化旅游。此外,茶山还探索活化试点,以南社乡情体验区实践作为基石,打造南社独有的文化特色。

南社古村至今仍保留众多古迹,自保护规划实行后,茶山镇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10年来,市、镇、村三级财政统筹,先后投资3500多万元,重点修缮了古村内东园公祠、百岁坊、谢遇奇家庙、资政第等18座文物古建筑,治理村落环境、村道、给排水消防系统,使古建筑群内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得到较好的保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景观村落”“广东最美丽乡村”等称号便是对南社明清古村落的历史价值和多年来开展的保护工作的肯定。目前,茶山镇又委托了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开展新一轮《南社村古建筑群保护规划》的编制,按照价值的高低对古建筑群中的建筑单体采取分级、分类保护,明确保护对象,区分保护力度,继续为保护工作提供正确的指引。

值得一提的是,南社古村在保护文物的同时,还积极挖掘自身历史文化内涵。去年年底,南社恢复具有百年历史的斋醮活动,举办首届东莞茶山南社斋醮民俗旅游文化节,斋醮大巡游、民俗婚嫁表演等,活动精彩不断。此外,今年茶园游会期间,广东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食节会场就设在南社,除了展示传统美食,各地非遗项目也在南社进行集中的制作展示、技艺表演,让市民游客深入领略古村和非遗魅力。

一系列活动的举办使南社古村得到了更多关注。自2014年年底开始,南社古村先后四次登上了央视节目,包括CCTV—4《记住乡愁》栏目播出的《南社——孝敬有方》,CCTV—4春节特别节目《传奇中国节·春节》播出的《广东东莞:九大簋里的南社古味》,CCTV—13清明特别节目《家园与根脉》播出的《谢氏大宗祠:乌衣世胄 忠孝传家》,以及CCTV—7《乡土》栏目播出的《茶山味道》。央视以及其他中央、省级媒体的广泛报道有力推动了南社古村的旅游开发。

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南社古建筑群共接待游客186700人次,同比增长54.63%,门票收入达424264元,同比增长228.38%。规划先行,专家指导,结合民间力量,挖掘古村的历史文化内涵,南社古村创新举措初具成效。

最新信息

  "文化惠民洛阳城"主题摄影大赛[详细]

推荐信息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