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带你游园林”活动首课在东北财经大学校园成功开课,为配合本次“学院风”的主题,本刊特邀请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景观设计院副总工程师丁芸为大家解读大学校园景观规划,看看专家怎么说。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我们一生中大概有五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校园中度过的,一提起校园,映入脑海中的大概是如此的画面:精致的园林、清澈的湖泊、古朴的建筑。我们在校园里度过美好的青春,沉浸在书香诵读声中,或在林中漫步,或在操场上挥汗如雨。这一静一动,显示出校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中,营造出的强烈的教书育人的氛围,是教育与空间紧密结合的产物。
优美的校园景观环境能够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感召,陶冶人的情操,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风景优美的校园、古朴典雅的建筑、博学的老师、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等,这些元素的影响可能是缓慢的、不经意的,但确能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世界上很多高等学府都足可以证明,环境优美的校园对学生的人格完善和智慧的增长很有益处,并且能够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持久的烙印。
校园应该融入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之中,成为社区文明中心
我国古代的校园形式主要以私塾、国子监、书院等形式出现,这种布局大多采用封闭的中国传统院落式空间结构,在精神层面和封建社会要求及儒家、道家的思想要求是一致的。现代社会提倡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人才的培养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校园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需要面向社会开放,从而保证师生与社会有广泛的接触并从中得到锻炼。校园是自然与文化,设计的环境与生命的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全面融合,校园不再是孤立的特定的地域场所,而是让其消融、走进千家万户,让人感知、体验和关怀其成长的过程。校园应该融入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之中,成为社区文明中心。例如位于旅顺南路的大连外国语学院新校区,为了创造现代,时尚,进步的形象和环境, 体现大外独特的国际化和外语教学目标,校园内的大学广场,学生广场,艺术学院花园,外语角,和谐湖等多处景观场地对外开放,发挥校园文化优势,突出高品位的休闲、校园文化甚至旅游观光功能。
应打造具有感染人、高品位的校园
高品位的校园,是自然、空间与人文三位一体的体系,是师生精神与思想文化状态以及其所处的物质场所的综合体现,是校园文化的沉淀,是景观的形态性、生态性、文化性的有机统一。校园中的一处雕塑、凉亭、小桥流水等景观元素,在其他的环境中也会很感染人,但因为其身处校园,这个文化氛围不一样的地方,给人带来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一草一木都会像被赋予魔法一样,更具有感染力,同样的事物的美与审美者本身的文化修养和环境不无关系。“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是校园与师生融为一体,自然、空间、人文和谐共生的有力写照。
校园是文化交流、研究与知识传播的场所,是师生生活和学习的地方,校园所传播的文化气质和城市中市民文化和其他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单一的设计形式,千篇一律的流行风格显然不能在校园景观中采用。光有气派、时髦、形式化的校园设计看上去和城市的广场、公园没什么区别,这是因为缺乏校园特有的文化内涵。当人处在一个很有特色的校园中,常常会被某处特定的区域所打动,这有可能是一片水域,有可能是一个山坡,甚至一个雕塑、一块文人石刻,我们在离开学校后的很长时间内,还总对校园中的环境和某个区域记忆犹新。大连医科大学新校区毗邻海滩的小型湿地,让苦读一天的学生能够在这里感受大自然所带来的魅力,若干年后,他们会记得当时的情景,这种记忆和情感带有特定的环境、特定的人物与特定的故事。
“环境创造人,同样,人也创造环境。”校园是体现人与环境互动的载体,一个充满优雅环境和文化气息浓郁的空间,在这里,我们学习、交流、休息、思考。校园是城市里的一片文化绿洲,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让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体验到桃花源记中的怡然自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