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盂兰盆节
香港素来以“快”闻名,处处呈现出“亚洲都会”的城市速度。然而,认真探究香港市民的文化生活,就会发现截然不同的古朴与雅致。多项延续百年的民俗文化,便是这份意蕴的主要营造者。
回归以来,香港在中央政府的支持和关心下,致力于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迄今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项——粤港澳在2009年联合申报的粤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项——粤港澳在2006年联合申报的粤剧、凉茶以及香港在2011年独立入选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端午节大澳龙舟游涌、中秋节大坑舞火龙、长洲太平清醮。
这些文化遗产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散落在香江大地上,历经岁月磨蚀依旧光彩熠熠。
粤曲悠扬“茶”香绵长
在香港,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稚气未脱的孩童,都喜爱年代悠久的本地剧种——粤剧。源自南戏的粤剧以广东话发音,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等表演形式,由明清发展至今已有众多著名剧目和演员。
香江舞台上,锣鼓铿锵、丝竹悠扬,水袖翻舞、眼波流转,唱作细腻、身段挥洒;台下,观众如痴如醉、沉浸其中,精彩处高声叫好,情动时鸦雀无声……“戏以人传”的梨园风华一代又一代在这里演绎。
香港人还喜欢喝凉茶。以“茶”为名,实际上却是中草药熬成的汤。鸡骨草、夏枯草、金银花、罗汉果……能够入“茶”的药材品种繁多,大都具有清热解毒、去湿生津、散结消肿的功效,在温热潮湿的岭南是再好不过的日常饮料。
走在香港街头,总能见到门面不大的凉茶铺。当天熬煮的凉茶盛在透明塑料杯里一字排开,不待走近,草药的清香已经扑鼻而来。别具特色的“茶”香弥漫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也飘在每一代香港人的成长记忆里。
清醮喜庆龙舟激越
每年农历四月,长洲岛居民都会举办盛大热闹的太平清醮。下午2时许开始“飘色巡游”,身高不超过1米的小朋友装扮成各种古今角色,站在支架上由大人扛着走街串巷,与舞狮队一起向神明祈福平安。
进入深夜,热闹非凡的“抢包山”比赛鸣金开锣。因为相信包山上的“平安包”能够祛病消灾,参与者总是不遗余力、争先恐后。伴随着彩旗招展、锣鼓喧天,浓郁的节庆气氛让在场所有人都流连忘返。
端午节来临,大澳龙舟游涌精彩登场。相传100多年前,位于大屿山的大澳出现瘟疫,渔民用龙舟拖着载有神像的小艇巡游水道,其后瘟疫得以驱除。从此,大澳人保留了龙舟游涌的风俗传统。
从焚香采青到游神拜祭,大澳龙舟游涌有着一套完整的古老规则。祭拜仪式结束后,龙舟赛正式开始,一时间,鼓点阵阵、呐喊声声,水花飞溅、百舸竞流,激越的场面堪称香江胜景,每年都吸引上万中外游客前往观看。
盂兰颂慈火龙舞吉
缘起佛经故事“目连救母”的盂兰盆节被香港潮人社团延续传承,以联系同乡情感、纪念先祖和超度亡魂。每到农历七月,不同区域的盂兰胜会相继举办,先是诵经游神,再是请街坊观看神功戏,最后是分派“平安米”。
尽管是“鬼节”里的民俗活动,香港盂兰胜会却一点都不阴森。琳琅满目的花灯香烛,色彩缤纷的戏棚神坛,让胜会办得有如民俗“嘉年华”。在宗教意义上的“施舍孤魂”之外,盂兰胜会也凝聚着全社会慈悲向善的“正能量”。
待到中秋节,最具特色的当属铜锣湾大坑舞火龙。这项始于1880年的传统民俗仅在日军占领时中断过三年,一直传承至今。2013年,深谙舞龙技艺的陈德辉老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67米多长的火龙分为32节,龙骨用藤条、麻绳制作,外面捆绑珍珠草。舞龙时,龙身插满点燃的长寿香,冒着烟雾、闪着火光,在龙珠的逗引下闪转腾挪、游走街巷,成为中秋佳节的一道风景线。红色巨龙舞着吉祥如意,也舞出年复一年的文化传承和仅属于这座城市的珍贵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