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观潮:前沿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城市文化漫谈

深圳:在城市的历史文化根系里安放灵魂

时间:2015-10-29 09:51:11  来源:晶报 中国前沿资讯网  作者:

一个人要真正融入城市,也需要让城市的自然风物与历史文化更多地进入自己的精神视野。对深圳人来说,这套丛书是了解深圳历史文化的一个窗口,也是抵达“故乡”的一个通道

昨天下午,《深圳历史文化丛书》在深圳中心书城举行首发式,《深圳民间节俗》、《深圳炮楼探秘》、《深圳古诗拾遗》和《深圳掌故漫谈》等四本书从不同的文化层面和角度展示了古老深圳的独特魅力,填补了深圳历史文化研究的空白。

是的,一说到当年的深圳,很多人便会下意识地给它贴上“小渔村”或者“边陲小镇”的标签。事实上,这是对深圳的一种偏见乃至误读。这套丛书会告诉你,向来以青春动感著称的深圳,也有着超乎想像的深厚文明积淀。

比如,深圳可考的历史达7000年之久,新石器时代咸头岭遗址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珠江流域文明史。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设宝安县,辖境含今天的深圳、香港、东莞和中山等地,县治就设在今天深圳的南头一带。南宋末年,宋末海上行朝曾留驻这里;明清以后以至近现代,深圳一直是“粤省屏藩、全广门户”……这样一张历史履历表,勾勒出的是一个与许多人认识中不一样的深圳。

人们总是习惯性地称改革开放是深圳的根和魂。其实,漫长的历史文化同样是深圳的根和魂,是深圳的精神血脉所在。当我们爱上一个城市,自然会对城市的前世今生产生探寻的冲动,会尝试在城市的历史文化根系里安放自己的灵魂。

这样一个急速变幻的时代,对很多人来说,故乡也许是真的回不去了,但城市一定要融得进去。如何更好地融进去呢?想一想,故乡对每个人而言,之所以是一个饱含特殊情感的地理名词,是因为,每个人像熟悉自己的掌纹一样熟悉自己的故乡,叫得出屋前屋后的树木的名字,从老一辈那里听说了许多地方典故乃至一个普通地名的来历……它们构成了一个人故乡记忆的源头。那么同样,一个人要真正融入城市,也需要让城市的自然风物与历史文化更多地进入自己的精神视野。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在情感上将深圳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但正是这样,我们需要消除对这个城市的历史与地理的陌生感以及疏离感,需要由此摆脱无根的飘浮状态,进入城市的内部。

这套丛书中,有的记述了深圳的农事节俗、祭祀节俗、纪念节俗、鱼灯舞、开丁节、大鹏山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人们领略到了深圳的传统之美;有的寻访深圳的古碉楼,原来,深圳碉楼曾经多达几千座,一点也不亚于著名的开平碉楼,现在还剩下615座;有的通过古诗呈现古代深圳的山川风貌、宗教文化、历史事件、物产人文,有的则搜集记录了深圳的各种历史掌故和人物传说……所有这些,都将让人看到一个更立体、更真实也更亲切的深圳,都将缩短人们与深圳的情感距离。

越是发达的城市越有“寻根”的冲动,挖掘历史就是引起人们对本土文化再认识的过程,就是对城市的认同感与归宿感逐渐增强的过程。对深圳人来说,这套丛书是了解深圳历史文化的一个窗口,也是抵达“故乡”的一个通道。

最新信息

  佳木斯市高度重视挖掘知青文化,[详细]

推荐信息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