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是一座有着1700多年置镇历史的古镇,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以陶瓷产业支撑了一千多年发展的城市。前不久,景德镇提出了“复兴千年古镇、重塑世界瓷都、保护生态家园、建设旅游名城,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的发展定位。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景德镇市委书记钟志生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记者:请问钟书记,这一发展定位是基于怎样的考虑而制定的?
钟志生:景德镇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确定了以“复兴千年古镇、重塑世界瓷都、保护生态家园、建设旅游名城,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作为发展定位;提出了“产业更强、城市更美、文化更特、生态更优、民生更实”作为发展重点;以“国际化思维、全域化规划、项目化推进、景区化建设、一体化发展”作为举措的“三个五”战略行动。
这一发展定位,是对过去探索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已有思路的补充和完善,有利于发挥景德镇的比较优势,有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有利于提振人们精气神。
“复兴千年古镇”,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事关文明传承。我们要复兴历史的遗产,传承祖辈的文化,延续厚重的文脉,使景德镇成为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窗口。
“重塑世界瓷都”,是城市发展的立市之基,事关实力提升。我们要发挥陶瓷产业独特的原料、创新的工艺和特殊的产品优势,重振景德镇瓷都雄风。同时又要加快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做强龙头企业、做大优势产业,重塑世界瓷都的新辉煌。
“保护生态家园”,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事关百姓福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我们要更加珍爱青山绿水,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全过程,保护好我们的生态家园。
“建设旅游名城”,是城市发展的现实考量,事关富民兴市。我们要发挥我们独特的陶瓷文化和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放大景德镇“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品牌优势,把景德镇建设成为一座“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名城。
“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就是要充分使用好景德镇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品牌价值,向世界展示景德镇的独特魅力,使景德镇的文化与世界相融、理念与世界接轨、经济与世界对接,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的名片、讲述中国故事的平台、传递中国声音的窗口。
记者:钟书记,您提到要以实现“产业更强、城市更美、文化更特、生态更优、民生更实”作为景德镇“十三五”的发展重点,其中做强产业放在第一位,这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钟志生: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从景德镇的现实情况来看,陶瓷是立市产业,航空是新兴产业,汽车是重要产业,旅游是希望产业。未来,景德镇将集中优势资源,着力构建景德镇特色的“3+1”产业体系,让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
陶瓷是景德镇的立市之本,也是景德镇对话世界的一张名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个性化、定制化消费需求的到来,以及“互联网+”等新兴业态的快速发展,为陶瓷产品、陶瓷企业、陶瓷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我们要抢抓机遇,保护、放大、用好“景德镇”这块金字招牌,大力发展手工制瓷和高技术陶瓷,提高日用陶瓷、艺术陶瓷附加值,推动建筑陶瓷发展升级,促进陶瓷产业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打造“陶瓷产业升级版”。
航空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景德镇发展航空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全国唯一的同时具备直升机科研和生产能力的城市,是国家新型工业化直升机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城市,景德镇直升机产业已上升到国家的产业战略布局。随着国内低空开放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国内通用航空产业将面临战略性发展机遇,有望带动超万亿元的市场规模。
汽车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等特点。北汽集团重组昌河汽车,打造“南方基地”,使景德镇发展汽车产业,既有产业基础,更有后发优势。我们将抓住昌河汽车战略重组机遇,尽快实现“产销整车65万辆、发动机30万台,全产业链营业收入500亿元”的目标。
旅游是朝阳产业,绿色经济。我们要像抓工业化、城镇化一样抓旅游,全力建设旅游名城,把景德镇打造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关键要做好五个方面:一是招大引强,打造一批重点旅游景区。二是完善配套,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推进酒店、宾馆等旅游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促进旅游转型升级。三是培育龙头,组建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集团,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资源整合、多方合作”的原则,推动景德镇旅游资源有效整合和整体打造。四是运用资本力量,建立旅游产业基金,支持扶助旅游产业的发展。五是促进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打造一批体现景德镇独特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和作品,促进旅游与工业、农业的融合,发展工业旅游、观光农业,加快旅游产品系列开发。
记者:景德镇陶瓷文化底蕴深厚,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品牌价值。那么,请问钟书记,景德镇将如何进一步做好陶瓷文化这篇大文章?
钟志生:文化是城市之魂,是城市永续发展的动力之源。景德镇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魅力独特,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文化符号,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品牌价值。在当前文化繁荣、推陈出新的时代,文化既是我们对外竞争发展的软实力,又是转型升级的内驱动力。我们要充分激活文化动力,注重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要注重文化保护。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龙头,建设保护好御窑厂国家遗址公园;保护好“陶阳十三里”的元明清瓷业生产地上地下遗存遗址;要延续近现代陶瓷工业生产文明,实施好陶溪川、“三红一光”等项目;要加强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加强“原真性、原生态、原文化”研究;要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陶冶图说》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积极创建国家级“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二要注重文化利用。树立“陶瓷+”的理念,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特色文化街区、文化示范基地,推动陶瓷品牌创新,文化内涵创新、经营业态创新、营销方式创新。支持“景漂”一族创新创业,把景德镇打造成创业的乐土、艺术的天堂和文化的高地。
三要注重文化交流。要最大程度利用国际国内文化交流平台,推进景德镇文化进影视、进课本、进栏目,讲好景德镇故事。要开展活动交流,定期组织高水平的对外交流和宣传推介,向世人展现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深度、高度和热度。要深化合作交流,加强与全国著名、国际知名的文化院所、文化平台的深度合作与协同创新,积极与国际友好城市开展文化交流合作,与世界陶瓷文化无缝对接。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江西成为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请问钟书记,景德镇如何走出一条绿色生态发展的新路子?
钟志生:生态是宝贵的资源,也是普惠的民生。享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家园,已成为人民群众当下最普遍最强烈的期待。我们要牢固树立绿色崛起意识,发挥生态优势,在绿色崛起的路上走得更稳健、更自豪。
首先,政府要树立绿色政绩观,把保护生态家园作为自觉的责任,把绿色意识转化到理念上,贯穿到要求上,体现到路径上,落实到实践中。其次,企业要树立绿色生产观,牢固树立环保至上的理念,在产业发展、生产流程、企业文化和管理机制上,将绿色、生态、环保的理念融入企业行为的全过程。再次,社会要树立绿色消费观。生态保护是一项全民事业。不论职业和社会阶层,都应该积极投身到保护生态家园的行动中来,维持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空间,在全社会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态消费氛围。
在景德镇,生态是优势,绿色是品牌。城市魅力,不在于城市大小,而在于城市的定位、功能和品质。我们的城市建设,文化是灵魂、绿色是底色、管理是形象、功能是重点,要体现人本、人文、人性。在城市建设中,我们决不能摊大饼,盲目扩张;决不能破坏老祖宗留给千年古镇的宝贵财富;决不能以牺牲老百姓的利益为代价;决不能让景德镇成为“脏、乱、差”的代名词。
记者:据我了解,景德镇提出了“提质翻番、率先小康”这一总目标,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景德镇始终坚持共享理念,在这方面,景德镇做了哪些工作呢?
钟志生:为了让老百姓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公平感,景德镇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中,全面提升低保和养老保险救助、医疗保障和保障救助水平,在全省、全国率先推出了网银发放养老金的新模式,率先在全省小额担保贷款系统推出扶持电商产业政策,打造国家级大学生陶瓷创意孵化园,对应届低保家庭大学毕业生发放求职补贴。此外,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让近70万农村居民喝上了城市自来水……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入全面建成小康决胜阶段,我们提出了“提质翻番、率先小康”这个总目标,把经济工作的中心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适应新常态的需要;在奔小康的路上,进入全省的第一方阵。
今后,景德镇还将坚持协调共享理念,突出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第一,实施精准扶贫,把民生工作的焦点对准扶贫,把扶贫的路径指向精准,实行一对一、点对点的帮扶和救助,对少数特困群体给予更多的照顾,最大限度实现整体脱贫。第二,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景德镇中心城区有棚户区近300万平米,我们要下大力气推进棚户区改造,特别是老陶瓷厂区的棚户区改造,让居民的生活变得亮堂起来。第三,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按照“民生投入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的要求,做到财力优先向民生集中、政策优先向民生倾斜、服务优先向民生覆盖,把老百姓关切的热点、焦点作为公共服务的重点,全力做好安居安全、就业创业、就医就学等工作。同时以拓展区建设为契机,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大力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和与社会资本合作提供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