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专稿]采风系列《自驾中国行》·   ·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火!北京风痕“10+30=1800”网媒小炒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城市文化建设

沈阳:城市创意魅力无限,文化产业助力振兴

时间:2019-06-12 14:40:07  来源:沈阳日报 中国前沿资讯网  作者:

  创意改变城市,生活因之美好。6月10日,第三届沈阳创意设计周在沈阳建筑大学正式开幕。

  本届创意设计周由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中共沈阳市委教科工委、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联合主办。以“为城市创意设计”为主题,旨在大力发展以创意设计服务为重点的高端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推动沈阳高质量发展的一项全市性重大文化活动。

  序幕之后皆华章:创意活动精彩纷呈美好生活共同创造

  这次城市文化盛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专家、国内设计精英,他们相聚沈阳,共同探讨创意设计产业发展之道,汇聚海内外设计资源,搭建交流协作平台,让创意找到市场,让企业发现商机,让百姓亲近艺术,将创意元素与城市特色相融相合,共同促进沈阳创意产业发展。

  精彩在即,创意无限。如何更好地梳理、引领各个领域各个人群的创意热情?第三届沈阳创意设计周共推出建筑设计成果展、创意设计高峰论坛、为城市创意设计等系列活动。创意设计周期间,各分会场、分论坛活动将相继开展,沈城将掀起一波创意设计”热潮。本届沈阳创意设计周活动将在13个区县(市)全面铺开,在上届安排262个活动点位、组织300余场活动、实现200万人次参与的基础上,新增100个点位,活动突破400个,吸引更多市民参与活动之中。

  组委会通过精心设置、重磅推出的各大活动,让创意遇见城市美好,展望明日华彩——

  创意设计周期间,沈阳故宫博物馆组织开展“讲好沈阳故事”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同时,还有诸多新锐大赛,包括40 UNDER 40|中国(沈阳)设计杰出青年启动礼、金堂奖——2019中国室内设计年度评选、金住奖——中国居住空间设计年度评选、光华龙腾·中国装饰设计行业十大杰出青年评选等等。

  首日精彩正当时:各业精英聚沈 共议共献创意理念

  创意周期间,很多创意设计相关行业的大咖也赶往沈阳,共赴盛会,包括刘宇扬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刘宇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刘克成,TAO (TRACE ARCHITECTURE OFFICE)迹·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华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朱亦民,广州设计周公益特使万里红,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中国区总监大桥谕,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师俱乐部秘书长、光华龙腾奖·中国装饰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评审委员会秘书长张俊富等等。

  在10日上午举行的沈阳创意设计周开幕式暨建筑设计成果展之后,举行了专场报告会,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创新工程首席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祁述裕带来题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特点和趋势》的精彩分享,指出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逐步走向高质量发展,呈现出集聚发展、数字化发展、融合发展、特色发展、品牌化发展五大特点。

  10日下午,沈阳创意设计周高峰论坛举行,来自工业设计、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消费市场大数据分析和文创园区改造的二十余位专家同席共议,畅言热议,贡献沈阳振兴发展之策,借助创意设计周平台,将创意理念传递给更多人。

  鲁迅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国家级工业设计教学实验中心主任薛文凯,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陈迎,四川小丁纵横创意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文化中国》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策划总监周小丁,沈阳盘古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鸿双,首创朗园的品牌总监宋秀平在高峰论坛上做专题主讲,带来了最新创意资讯

  祁述裕教授在沈阳创意设计周上作主题报告,文化创意可以驱动城市发展

  “沈阳历史文化深厚,又是交通枢纽,想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好的制造业无疑离不开好的服务业作为支撑。要在发展制造业的同时,想办法让文创企业遍地开花。”6月10日,在第三届沈阳创意设计周开幕式上,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创新工程首席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国家机关特聘党的十九大报告文化建设部分宣讲人祁述裕作了主题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特点与趋势》的报告。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呈现五大特点

  2012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产值年均增速14%,成为中国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祁述裕认为:“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逐步走向高质量发展,且呈现出集聚发展、数字化发展、融合发展、特色发展、品牌化发展五个特点。”

  其中,数字化发展是手段,融合发展是路径,这样就形成了特色发展。“比如张家界有效地将‘体育+旅游’、‘音乐+旅游’、‘演艺+旅游’、‘娱乐+旅游’等结合,增加景区的综合魅力。融合就是从关注自然和历史到更多地关注日常,从有限领域到无限空间,由观光到更加注重体验分享。”

  关于品牌化发展,祁述裕说:“北京故宫文创产品已达1.1万种,年文创收入超过15亿元,城市发展之路,会因为文化产业的熠熠生辉被拓宽延展。”

  创意设计周发挥更大效能

  如今,沈阳处于发展阶段,那么我们要如何更有力地推动城市发展呢?

  祁述裕说:“我考察过很多城市,城市发展有两大驱动力,一是科技,另一个就是文化创意。科技需要不断进步,文化创意也要一样。2014年,国务院出台《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全面阐述文化创意对其他产业的驱动。文化创意可以驱动城市发展,而且有很多案例。

  沈阳已经举行三届创意设计周了,祁述裕说:“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创意设计周的举办有必要也有意义,能够积极推动创意在经济发展当中的引领作用。从全国范围来看,现在很多城市都在推进创意设计周的举办,比如北京、上海、苏州、西安等地,也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沈阳作为省会城市,也是东北重镇,举办创意设计周对于整个东北的发展、转型都能起到推动作用。”

  首要任务是留住人才

  从文化产业角度看,沈阳可发展的领域非常多。但支持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人才问题。沈阳的首选任务就是支持各大高校留住人才,同时激发年轻人的创业热情,营造成功创业的氛围。

  另一方面,沈阳要支持有前景的企业尽快得到很好的发展;要吸引更多的文创企业进驻沈阳,尤其是龙头企业,哪怕是其分支企业……抓住机遇,营造很好的市场环境。

  一座城市的发展,首先要结合自身特点。东北也有“白富美”的产业和工艺。比如,汽车制造产业就相当不错。相信鲜明刻印工业文化符号的沈阳,一定能走出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创发展新模式。

  文创作品屡获大奖点击量突破千万,沈阳创意设计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从2018年6月第二届沈阳创意设计周结束以后,沈阳创意设计热度不减,截至12月底,国内外媒体报道点击量达1000万。而从2019年初至第三届沈阳创意设计周开幕前夕,国内外媒体的报道点击量更是达到1256万,增加25.6%。通过连续举办沈阳创意设计周,沈阳市的创意设计氛围愈加浓厚,设计水平逐年提升,高端作品相继涌现,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才队伍愈发强大,沈阳市文化创意产业正呈现出高速度和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截至2019年5月底,沈阳市设计师和从业者已获得国际性设计类奖项7个,一大批创意设计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开花结果。为推动和促进创意设计发展,沈阳市设立了规模10亿元的华人致为子基金(沈阳市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和规模1亿元的市文化旅游产业基金。利用沈阳市现有历史保护建筑、文物保护建筑、闲置老旧厂房和废弃锅炉房,投资人和企业共同兴建了铁西奉天记忆“梦工厂”、铁西万科红梅1936文创园、皇姑“坐作”文创园、和平“华夏国际艺术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的“设计谷国际艺术中心”。

  目前,沈阳市已编制完成了《沈阳市文创园区(基地)认定办法》和《沈阳市文创示范园区(基地)认定命名办法》,有关部门将面向沈阳市文化企业进行宣讲与解读,让企业真正获益于这些扶持政策,推动沈阳文创企业加快发展。

  沈阳日报童声合唱团“唱响”创意设计周

  6月10日早7时,沈阳日报童声合唱团的小团员们在沈阳建筑大学集结。换装、化妆、排队、彩排……“我们的表演是不是很有创意?我们演唱的歌曲才更有创意!《Welcome to Shenyang》欢迎大家都来沈阳。”……小团员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难掩兴奋的心情。

  “Welcome to Shenyang,浑河两岸生态长廊,东山西水北国风光,一起分享……”作为创意设计周开幕式的开场表演,沈阳日报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自信而动情的演绎,顿时吸引全场瞩目。当“沈阳沈阳,亲爱的家乡”童声独唱的声音响起时,清澈、纯净的童声在会场上空回荡,为“创意周”平添了一份“童真”。

  当孩子们手持国旗,再次登上舞台,高声唱起《我和我的祖国》,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顿时充满每一个人的胸膛。“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如果说,《Welcome to Shenyang》吸引全场观众的注意,那么这首《我和我的祖国》则吸引全场观众随着音乐,一同歌唱美丽的祖国。

  “能参加沈阳创意设计周开幕式这样盛大的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难得的成长体验。”来宾们纷纷为沈阳日报童声合唱团的精彩演出点赞。一位来宾说:“舞台上的孩子都是发光体,未来沈阳的发展要靠一代代的新沈阳人努力。”

  沈阳日报童声合唱团浴辉团长表示:“孩子们克服期末复习压力,端午节小长假期间一直在排练,今天更是全员参与演出。合唱团教孩子们歌唱祖国,歌唱家乡沈阳,培养孩子从小把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种子埋藏心底,一起为家乡沈阳的发展,祖国的繁荣作出贡献。”

最新信息

  近年来,海口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详细]

推荐信息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