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专稿]采风系列《自驾中国行》·   ·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火!北京风痕“10+30=1800”网媒小炒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城市文化漫谈

复兴“文化小传统”推动城市共融共通

时间:2019-07-23 14:15:59  来源:解放日报 中国前沿资讯网  作者:王晓静

  与古代江南在地理上不断发生变化一样,当代长三角城市群也处于变动和建构之中,包括“长三角经济区”“长三角大都市圈”“泛长三角”等历史阶段。目前,长三角城市群已从上世纪90年代的16个城市扩至2016年的26个城市。

  仅就长三角城市群的文化政策演化来看,各城市仍或多或少存在“单打独斗”甚至“同质竞争”的困境。这直接影响到了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培育和建设质量。

  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认为,在城市发展史中科学技术始终是重要的推动力,但人文因素一直起着重要的平衡作用。这从侧面论证了,城市发展的最高目的是提供一种“有价值、有意义、有梦想”的生活方式,而不仅是人口聚集和经济增长。

  2004年,上海对“文化城市”的概念作出定义,强调文化城市是文明城市、学习型社会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坦率地讲,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经济总量、交通基建和人口规模增长很快,但也面临物质文化与人文精神、硬实力与软实力的不协调。特别是,不仅一些传统优势有所衰退,而且在文化服务业、文化贸易、公共文化等领域也缺乏有足够影响力的品牌。

  有鉴于此,有必要重建和复兴区域的“文化小传统”,充分利用好具有群众基础和审美好感的江南文化元素,使之在区域一体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从空间距离来看,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离上海的直线距离都在100公里上下,基本处于“90分钟交通出行圈”范围,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更易受到上海的强大辐射。同时,由于相互之间能以共同的江南文化底蕴为“经”、以长三角城市群紧密联系的产业合作为“纬”,在历史与现实、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契合下,这一核心区域有望产生更强大的“场效应”。

  一方面,进一步推动区域文化的共融共通。可探索水乡古镇联动开发和世界文化遗产申请等策略,促进江南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再塑与创新。

  另一方面,在“1+6”范围中,各城市已出台了响应建设文化型城市群的相关政策。这些文件不仅是“以文化人”的实践回归,高度契合国家的人文城市战略,同时也彰显了“文化改革发展先行者和排头兵”的内涵和优势,有利于树立起文化建设领头羊的旗帜。

  总之,以文化型城市群取代经济型城市群发展模式是大势所趋。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有必要投入更多的政策资源、经济支持、人才导向等,促进城市间的文化合作与发展,提升城市群的吸引力和知名度。(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城市战略规划部主任、专职研究员)

最新信息

  崇洋文化在有些人的心里根深蒂固[详细]

推荐信息

  崇洋文化在有些人的心里根深蒂固[详细]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